![](/__local/D/75/9F/9EF465C1F67F564BFCF13F53535_49508B15_40D1.jpg)
又到一年开学季,对于很多孩子在外求学的家庭来说,QQ已经成为父母、子女之间最为主要的沟通工具。甚至在有些家庭,QQ取代了电话机和手机,成了唯一的交流工具。然而,这却给了骗子可乘之机。有这么一伙骗子,他们专门盗取别人QQ,扮演各种角色,从哥哥、妹妹、老公到亲朋好友,再到企业老板;为了盗窃QQ,他们暴力破解密码、种植“木马”;为了骗到巨额钱财,他们不惜潜伏数月……
![](/__local/C/AE/7C/9A08A66F6B9061D51C2B004F6AD_C3FDE199_4D47.jpg)
【真实案例】
9月5日中午,在企业上班的老李突然收到了“女儿”用QQ发来的消息,称自己的同学生病了,急需用钱,向其要钱。老李心想,都是女儿的同班同学,用完也会很快还的,便陆续转给“女儿”6万元。事后,老李打电话向女儿询问时,却被告知自己根本没有同学生病,是QQ被盗了!这可急坏了老李,立马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。目前,案子正在进一步侦查中。
无独有偶,9月4日市民小明在家中上网,突然QQ上同学小朱的头像闪了起来:“我同学生病了,需要通过支付宝支付医药费,我的支付宝密码忘记了现在付不了款。能不能我先将钱通过银行卡转账给你,你收到了帮我付一下。”为了凸显真实,“小朱”还给小明发了一张男子躺在医院病床上的照片。单纯的小明信了,想着反正也只是举手之劳,便立即答应了下来。很快,小明就收到了“小朱”发来的一张汇款截图。“小朱”说:“这钱24小时以后才能到账,现在太着急用钱了,要不你先转给我吧?”小明是个热心肠,二话不说就将钱分3次转了过去,共计8000元。然而,“小朱”像是个“无底洞”,要求小明继续汇款。这时候,小明才隐隐察觉到不对劲:“不会是骗子吧,有了,我赶紧跟他视频聊天,不就知道是不是小朱了。”不试不知道,一试对方还真露出了“尾巴”,不光不肯接受视频聊天,还称自己的QQ异常,跟小明索要密码进行申诉。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后,小明真是追悔莫及。
![](/__local/6/9C/F5/1EE95BF3DEF9E8D82D94C7E8805_15C8F8BB_4EDB.jpg)
【案件分析】
1.作案时间:不固定,全天候发案。
2.作案对象:针对使用QQ网上聊天的不特定侵害对象。
3.作案手段:嫌疑人在对受害人身份、聊天记录、个人空间、网络日志等进行分析后,提取有利于实施诈骗的相关信息,通过盗取他人QQ或设定特定人员QQ身份的手法,冒充受害人亲戚朋友、同学同事以及上级领导、上游单位、对口部门负责人等身份,在与受害人网上聊天的过程中,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汇款到指定账户,并迅速将汇款取走。
4.作案手法:常见类型即盗用冒用受害人亲属、朋友QQ身份实施诈骗。犯罪分子一般冒充受害人在外就学子女、外出家人、异地好友等身份,编造病情、事故、遭窃、救急等事由进行诈骗。因“事态”紧急且网上所述特征符合,受害人救助、帮困心切,往往不加甄别,导致防范意识减弱,被诈骗分子屡屡得手。
![](/__local/E/36/DB/4FBBFAE3D1F3777F34F972A36E8_852B383D_3D2B.jpg)
【警方提示】
一般情况下,登录QQ聊天的人都不会刻意记住好友的QQ号码,大家聊天时都是习惯于找头像或者看昵称,骗子正是利用这一点行骗。先是通过诱导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来植入木马,获得事主的聊天软件账号和密码;随后将事主好友列表中的相应人员删掉,并申请新账号,使用与该好友一模一样的头像和QQ签名、网名等,伪装成该好友来行骗。本文中的案例一是骗子盗取QQ号码诈骗其好友,所传转账截屏系伪造或是真截图假汇款。案例二是骗子克隆被盗号主人的好友,反过来诈骗被盗QQ的主人。
警方在此提醒广大市民,特别是孩子在外求学的市民,接到类似信息要提高警惕,收到子女、朋友求助尤其是借钱的消息,一定要拨打其常用电话仔细核实情况,不要随便向陌生账户转账或汇款。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文件,以防遭受木马攻击,导致QQ被盗。如果发现QQ被盗,应及时通知亲朋好友,以免他人上当受骗。